《民间艺人口述》(节选二十二)吴丙仁:人民公社时期,跳得最厉害



本系列文章节选自《源生坊·民间艺人口述》





解放前,过年过节跳得多,(农历)6月24和25的晚上跳,还有就是“玩小姑娘”的时候唱跳,那时候我“玩小姑娘”最厉害了。我十三岁开始读了两年书,后来就我开始学抽烟,开始“玩小姑娘”。我们那时候姑娘伙子就一伙一伙的在一起玩,唱唱跳跳。我是相当爱好音乐,但有些人是糊里糊涂的,糊里糊涂是学不会的。


听老人讲,我们那点是1954年解放的。54、55年歌舞倒是可以跳的,56、57、58年国家任务有点重,平时就不给跳了,但过年过节还是可以跳。



640.jpg|2012年2月吴丙仁



640 (1).jpg|2012年2月吴丙仁



640 (2).jpg|2012年2月吴丙仁



62、63年人民公社时期,跳得最厉害,每天晚上都要跳,跳民族歌舞,整个寨子都要转一圈,太热闹了。从垤施到洛孟串着过来,走路要走30多分钟,定好今晚在我们寨子,明晚又去另一个寨子,像这样轮着玩。哈尼族的也在一起玩,都听得懂话。他们唱的歌和我们有区别,但道理是一样的。


文化大革命时候就不给我们跳了,说要搞生产。唱歌“玩小姑娘”这种是风俗活动,不给玩了。改革开放以后,又允许跳了,国家也相当支持,说我们的东西要好好的保持下去。


93年我去田丰传习馆,到了那里我又才知道我们的歌舞是好东西,要好好的把它保留下来,发扬起来。2001年我回到家,隔几年刘老师(刘晓津)又拾起了田丰的工作,我就跟寨子里的人说:“你们来学,要乐器么我做给你们,学会了我就送给你们”。但没有人来学。我的孙子,我想让他学,做了把相当好的琴给他,他从来没有摸过一下。这里太落后,其他地方都活动起来了,就是垤施洛孟没有搞起来。王里亮村倒是有老人学,但小娃娃不学。我就是害怕没有小娃娃学,老人么跳不了几年了。


对民族歌舞,国家做的是好的,国家给了那么多钱,那么多支持。听说我们村公所都得到了好几万块钱。钱去什么地方也不知道,我也没有得到一分钱。我是州上的民间艺人,钱从来没有得到过,命名状倒是有一个,我去县文化站拿的。拿到个牌牌,听说是会有点钱的,给了我100块钱。不知道县文化馆的人是怎么评的,随便会一点的也评得上省级艺人,我就评不上,不太公平。




主编: 刘晓津

责任编辑: 龙成鹏

文编助理: 信卫波

书籍装帧设计: 曹筝琪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