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生坊大事记 (2004年8月—2015年7月)

【1】2004年8月9日—8月20日,原“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22名师生与刘晓津聚集安宁太平乡册峨校区,为正在筹备中的“2005年云南民间艺人赴美巡演”项目,进行节目预选排练,并商议组织成立“云南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会”。


【2】2005年9月17日—10月18日,源生民族乐坊11位民间艺人由刘晓津率队,参加美方组织的云南民间艺人访美巡回演出,该活动全程为期30天,主要在美国东部的康格迪涅周、弗蒙特州、新罕布什尔州、马赛诸塞州、华盛顿特区、纽约曼哈顿等地区进行;其中最重要的一场演出,是应美国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邀请,受中国文化部委托,在华盛顿举办的“中国文化周”的演出活动。


【3】2005年10月21—24日,源生坊11位民间艺人受邀在中国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中央音乐学院进行2场公益性演出;23日源生坊成员拜访田丰先生墓地。


【4】2005年11月,源生坊工作人员、音乐人张全等驱车赴石屏县考察“石屏彝族花腰节”。


【5】2005年12月9日源生坊在石屏县巴窝村、慕善村率先启动了“乡村计划”,该项目具体工作内容是由源生坊负责,组织动员居住在村寨的老艺人(源生坊机构成员),每周1—周5在村寨向年轻人传承民间音乐歌舞技艺,该项目得到张颂仁先生个人资助。


【6】2005年12月28日—2006年1月2日,源生坊7位民间艺人,受邀参加成都“西南深处”民间音乐节。


【7】2006年3月9日一17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下乡,走访石屏县巴窝村、曲左村、慕善村,红河县垤施村,建水县龙岔大寨,建立和落实“乡村计划”传承普及班相关工作。


【8】2006年6月,在张颂仁先生资助下,源生坊进驻昆明创库艺术社区,搭建源生坊小剧场。


【9】2006年7月,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赴大理巍山,考察“巍山彝族火把节”。


【10】2006年5月11日—18日,源生坊13位民间艺人应上海“朱屺瞻艺术馆”邀请赴上海作了2场公益演出。


【11】2006年5月19日—24日,源生坊13位民间艺人在昆明地区4所大学以及昆明驼峰客栈为近5000人次的高校师生和昆明市民作公益演出5场。


【12】2006年8月5日—8日,应云南大学人文学院邀请,源生坊工作人员带领9位民间艺人在云南大学和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联合举办的“民族发展与现代化”国际研讨会作开幕式演出并应邀参加研讨会,民间艺人在会上作了生动的发言。


【13】2006年10月8—15日,源生坊工作人员带领25位民间艺人应中央电视台邀请,赴北京录制“2006年中国民族民歌盛典”节目。


【14】2006年12月,源生坊工作人员下乡进行普及班工作巡查,送红地毯、护膝护腕(三道红技巧舞教学用具)到巴窝村后宝云传承班,并走访桃园村施万恒传承班、核桃村普美芳家,还到慕善村探访生病的张世林老艺人。


【15】2007年1月18日源生坊剧场在昆明创库艺术社区正式落成,并举办了首次试演音乐会《三山相会》,吴欢庆、张全、罗风学作为三种不同音乐流派的代表,联合完成了演出。


【16】2007年3月17—28日,“源生坊村寨歌舞团”成立,源生坊工作人员与民间艺人一起,进行了《云南乡音》节目打造和为期3天的对公众试演。


【17】2007年6月8日—11月29日,15位民间艺人从乡村聚集昆明,开始了为期半年的“源生坊村寨歌舞团”首轮演出季的节目排练和公演。


【18】2007年7月30日—8月6日,源生坊工作人员带领“源生坊村寨歌舞团”全体民间艺人赴石屏县桃园村、巴窝村、曲左村、慕善村、水瓜冲村、建水白显村等地进行“源生坊乡村巡回演出”,和当地村民进行文化交流,并共同欢度彝族盛大的“火把节”。


【19】2007年11月12日—12月3日,源生坊工作人员组织民间艺人8人,分两批次受云南大学民族研究学院邀请为该学院研究生授课,为推进“民族文化走进高校课堂”教学计划作初步尝试,这两次授课的课堂气氛都极为热烈,受到学生的热情欢迎。


【20】2007年10月26—28日,吴文光、文慧“交叉现代舞演出季·昆明(2007)”在昆明创库源生坊剧场举办,源生坊民间艺人和来自全国的现代舞艺术家相互观摩演出。源生坊民间艺人还应邀参与舞蹈工作坊互动交流项目。


【21】2007年11月29日“源生坊村寨歌舞团”首轮演出季结束,全体演员返回家乡务农,并继续开展村寨民族歌舞传承教学活动。


【22】2008年1月上旬,源生坊工作人员携“云南乡音”演出材料赴云南丽江参加由中国文化部主办的“中国演出交易会”。


【23】2008年4月1日,15位民间艺人再次聚集昆明,开始“源生坊村寨歌舞团”第二轮演出季的节目排练和公演,“5·12地震”后停止。


【24】2008年7月—8月,源生坊工作人员5人组成拍摄组,赴云南省红河县垤施村拍摄彝族垤施歌舞,回程转赴建水龙岔大寨查看乡村传承班工作。


【25】2008年8月—11月,西盟佤族艺人岩兵、尼端、娜黄、岩冲聚集昆明,进行传统民族音乐歌舞的回忆、挖掘、排练和录音、录像。


【26】2008年10月,源生坊工作人员赴石屏巴窝村检查后宝云传承普及班工作。


【27】2009年1月—2月,建水县龙岔大寨哈尼族10位民间艺人集聚昆明,进行传统民族音乐歌舞的回忆、挖掘、排练和录音、录像。


【28】2009年3月17日—28日,源生坊工作人员组织民间艺人10人参加云南省图书馆“云之南纪录影象”开幕式演出。借这次集聚昆明之机,源生坊组织民间艺人进行传统民族音乐歌舞的回忆、挖掘、排练和录音、录像。


【29】2009年4月,源生坊工作人员赴西盟县参加佤族木鼓节。


【30】2009年6月23日—6月26日,源生坊工作人员携“云南乡音”演出材料赴贵州参加由中国文化部主办的“中国演出交易会”。


【31】2009年7月25日—8月1日,源生坊工作人员带领民间艺人10人应邀出席“第16届国际人类学和民族学大会”,参加“艺术人类学”分会场有关“源生坊田野工作报告”讨论会并为各国代表作现场歌舞展示。借这次集聚昆明之机,源生坊再次组织民间艺人进行传统民族音乐歌舞的回忆、挖掘、排练和录音、录像。


【32】2009年10月,受联合国驻中国总代表马和励先生邀请,源生坊工作人员组织民间艺人参加联合国成立63周年北京站纪念庆典活动,并给各国驻华使节演出。


【33】2009年12月16日—26日,源生坊分批次邀请石屏、红河、绿春、大理巍山民间艺人16人来昆明,举办“2009年冬至节演出庆祝活动”。借这次集聚昆明之机,源生坊再次组织民间艺人进行传统民族音乐歌舞的回忆、挖掘、排练和录音、录像。并开始了“源生坊·民间艺人口述史”书籍出版的第一期采访工作。


【34】2010年6月源生坊工作人员赴西盟县拍摄“佤山古歌”影像资料。


【35】2010年9月6日—26日,源生坊工作人员带领民间艺人4人在北京798艺术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演出多媒体民族音乐歌舞《佤山古歌》 ,后又分别应邀到中央美术学院和北京宋庄艺术节活动中演出。


【36】2010年9月26日—28日,源生坊工作人员携“云南乡音”演出材料赴上海参加“上海国际演出交易会”。9月28日—9月30日转赴杭州参加“杭州演出交易会”。


【37】2010年9月28日源生坊民间艺人33人抵达昆明开始排练,10月2日—10月6日,应邀赴丽江参加“丽江雪山音乐节”。


【38】2011年4月9日—4月12日,源生坊工作人员和佤族民间艺人尼端,受邀出席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暨中国民间文艺第十届“山花奖”(民族民间音乐类)系列活动。刘晓津在相关民族音乐的研讨会上提交了论文并作发言,尼端在第十届“山花奖”民族音乐演出中获得铜奖。


【39】2011年4月,张颂仁先生率团队造访源生坊,充分肯定源生坊工作,并决定以“香港梦周文教基金会”资金资助源生坊,源生坊乡村传承项目得以再度启动。2011年 6月7日一13日,源生坊工作人员一行,先后走访了绿春、红河、建水、石屏四县,对土嘎、垤施、龙岔大寨、桃源、曲左、慕善、水瓜冲等村寨的民族音乐传承情况做了比较深入的调查了解,并和当地民间艺人共同讨论乡村音乐歌舞传承新的工作途径。


【40】2011年6月28—29日,源生坊发起并主办“思·念——田丰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会暨首届源生民族音乐论坛”。云南文化界、音乐界、学术界及基层民族音乐传承工作者应邀参加了这次的纪念会。


【41】2011年7月11—16日,源生坊工作人员搭乘长途车前往建水龙岔大寨,参加当地哈尼族传统六月节,并在村寨发动组织村民举办赛歌会,对参加歌咏活动成绩优秀的村民发放奖金。


【42】2011年7月22—28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到垤施参加彝族六月年活动,并组织赛歌会,向成绩优秀的村民和小学生发放奖金。之后又赶往元阳县上思村,探访当地的哈尼族贝玛,了解当地民族音乐传承状况。


【43】2011年10月17日一30日,应北京宋庄艺术发展基金会邀请,源生坊工作人员组织带领19位民间艺人赴北京参加宋庄艺术节的演出,随后又在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高校交流演出。


【44】2011年11月23日一12月1日,源生坊工作人员带领11位民间艺人赴红河县、绿春县乡村开展“2011年源生坊村寨歌舞团乡村巡演”。


【45】2012年1月17日一18日,源生坊“乡村计划—传承提高班”项目启动。源生坊工作人员赴石屏县巴窝村、桃园村与老艺人一起,挑选学员、制定学习科目和教学管理办法。这次工作,为以后彝族尼苏支系的传承工作定下了规则,同时也为其它族群地区的提高班项目树立了典范。


【46】2012年1月31日一2月13日,源生坊工作人员搭乘长途车,赴红河县垤施村建立传承提高班。回程转赴石屏县曲左村、巴窝村、桃园村,检查各村乡村提高班开展情况。


【47】2012年2月25一28日,源生坊工作人员搭乘长途车,到石屏花腰彝地区的水瓜冲村开展提高班项目。


【48】2012年3月25日一4月9日,源生坊工作人员搭乘长途车,赴西盟走访,尝试开办传承班提高班,并采访了多名佤族艺人。


【49】2012年4月21—5月6日,源生坊工作人员搭乘长途车,赴石屏县、红河县开展乡村提高班第一期考核工作。同时对几位艺人继续深入采访,对滇南四大腔、垤施歌舞加深了了解。


【50】2012年6月14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陪同原中国音乐学员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樊祖荫教授下乡,赴石屏县巴窝村项目点考察提高班传承工作,樊祖荫教授为成绩合格学员发放奖金和证书。


【51】2012年7月4日—7月9日,源生坊工作人员搭乘长途车,赴红河州石屏县乡村传承点进行提高班第一期证书和奖金的发放,同时开启了第二期提高班工作。


【52】2012年7月24日—7月26日,源生坊工作人员搭乘长途车,前往石屏水瓜冲村考核提高班,寻访到2位老艺人,为下一步传承花腰古歌的工作做准备,回程转赴石屏县曲左村进行四弦提高班的考核。


【53】2012年8月3—8月7日,源生坊工作人员和民间艺人字汝民一起走访了大理巍山的东山、西山、南山等四个乡村,沿途考察民族音乐歌舞,为下一步建立民族歌舞传承班做选点考察。


【54】2012年8月12—8月17日,源生坊工作人员搭乘长途车,赴巍山参加彝族火把节,了解彝族村寨歌舞状况;又到小三家村与毕学军、毕兴龙商议,为大刀舞提高班选拔学员,回程转道南涧县,与小三弦传人字正鸿老师商谈开展小三弦传承班的工作。


【55】2012年9月29日,应中国音乐学院邀请,“源生坊村寨歌舞团”50人赴北京,在“北京第四届传统音乐节”期间,演出多媒体民族歌舞《云南乡音》,全场17个节目共160分钟。


【56】2012年12月27日—2013年1月1日,源生坊工作人员搭乘长途车,赴石屏县的几个乡村传承点提高班进行考核。


【57】2013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源生坊工作人员搭乘长途车,赴大理巍山县小三家村传承点进行大刀舞传承提高班考核。


【58】2013年1月26日至1月31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赴石屏县桃园村、巴窝村、曲左村、大理巍山小三家村的四个乡村传承点发放提高班证书和奖金。


【59】2013年6月6日—6月11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赴红河州石屏县乡村传承点进行提高班考核。


【60】2013年7月5日—7月13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赴红河县垤施村传承点进行第二期提高班证书和奖金的发放,并走访绿春县土嘎村民间艺人,了解乡村民族歌舞现状和商谈传承事宜。


【61】2013年9月3日—9月8日,源生坊工作人员组织带领4位民间艺人赴新加坡,参加艺术家毛旭辉先生新加坡画展并在开幕式上演出云南民族歌舞。


【62】2013年9月14日—9月16日,源生坊工作人员赴大理巍山县,在当地民间艺人字汝民引领下,赴紫金乡参加乡村打歌节,考察和了解当地打歌活动;随后驱车赴大理南涧县了解字正鸿老师小三弦传承提高班的传承情况。


【63】2013年10月26日—11月10日,源生坊组织实施了第二次“热爱家乡、了解云南”高校巡演,来自桃园村、巴窝村、垤施村、小三家村、土噶村5个提高班的师生,以及源生坊民间艺人岩兵、字汝民、字正鸿等一共40人参加了演出,该巡演在昆明五所高校反响强烈,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64】2013年11月11日—11月19日,源生坊工作人员带领4位民间艺人参加广州“发生艺术节”,与意大利民间传统艺术家同台演出。


【65】2013年12月28日—2014年1月3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赴石屏县乡村传承点进行提高班考核并发放奖金;途中到曲左村看望78岁四弦传承人阿家文并了解当地民族歌舞现状;后又到慕善村了解花腰彝族歌舞现状并商谈传承事宜;最后又走访了石屏县龙朋镇老文化站长张金生,并与其探讨乡村民族歌舞的传承。


【66】2014年2月,源生坊工作人员乘长途车,赴石屏县水瓜冲村、慕善村等村落参加花腰彝族传统祭龙仪式(正月初三开始),并考察乡村歌舞在仪式中的现状。


【67】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赴红河州石屏县乡村传承点进行提高班奖金发放,随后到曲左村看望四弦传承人阿家文,到水瓜冲村看望民间艺人普汝昌;又驱车到慕善村民间艺人普发珍家,商谈花腰歌舞提高班开办事宜。


【68】2014年7月19日—2014年7月22日,源生坊工作人员乘长途车,赴大理巍山参加彝族火把节仪式,并考察巍山县政府组织的歌手比赛。


【69】2014年8月22日—8月29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赴大理南涧字正鸿小三弦传承点考核;随后到巍山聘请字汝民为源生坊巍山南涧片区项目联络员,并到中和村、新建大村等探访了当地民间艺人。之后前往小三家考察传承情况,安排古歌的传承工作,发放传承经费。


【70】2014年12月2日—12月12日,源生坊组织20位民间艺人到圭山石林地区和大理巍山地区开展源生坊第三轮乡村巡演。共演出6场,行程2000多公里,观演村民2000多人。在昆明的终场演出中,源生坊向17名优秀骨干艺人颁发2012年源生坊团队获得“太极传统音乐提名奖”的证书和奖金。


【71】2015年1月19日—29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赴石屏县的3个传承点进行提高班考核;随后前往红河县垤施村与王里亮、李文义等民间艺人商量乐器传承问题;又到绿春县民间艺人普旧芬家了解歌舞传承现状和艺人们的生活情况。


【72】经过2015年1月与石林糯黑村毕兴学的多次商议,2015年2月25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抵糯黑村,走访“霸王鞭”老艺人何云峰,详细商议在糯黑村开办何云峰“霸王鞭”传承班事宜。


【73】2015年3月3日,石林糯黑村何云峰“霸王鞭”传承班第一期正式开课,学员9名,学期 2个月。


【74】2015年3月17日—3月22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赴红河州石屏县参加“桃园村第三届民族民间歌舞节”,代表源生坊到场祝贺,并带去源生坊的资助款,还购买烟盒(当地传统舞蹈道具)在歌舞节上对优秀表演队进行奖励。第二天发放提高班奖金,并与民间艺人商讨下一阶段的传承工作。


【75】2015年7月22日—23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赴石林县大糯黑传承点进行霸王鞭提高班结业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