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人口述》(节选十四)王里亮:我父亲以前是在土司家背枪


本系列文章节选自《源生坊·民间艺人口述》






王里亮:男,红河彝族

1948年,生于红河垤施

1984年左右,学会了垤施的各种乐器

1993年,被聘为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教员

1999年,连续三年被舞蹈家Ralph • Lemon邀请去美国演出


王里亮,68岁,红河垤施艺人,擅长乐器。

垤施村以垤施歌舞著名。垤施(洛孟)歌舞的乐作舞是云南民间音乐中发展最为成熟,最拿得出手的几个作品之一。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音乐研究者会慕名而来,而王里亮家是他们了解垤施歌舞的据点。

垤施坐落在红河山谷一处陡斜的半山腰,人口众多,房屋像阶梯一家挨着一家,要眺望远方,只要爬到屋顶就可以了。垤施歌舞的传承在“80后”一代,几乎就停滞了,村里“60后”的后继者,基本上只能生涩地操作几下乐器。垤施的乐作舞是7种乐器合奏下的歌舞,它的歌舞乐是一体,无法用现在的录音伴奏替代。所以,垤施歌舞的传承问题显得很严重。

在垤施、洛孟一带,王里亮是最好的艺人,最有责任心的老师。也是走得最远的一位艺人,他曾带乡村同伴多次去美国、荷兰、法国演出,回村后他依然固守传统,宠辱不惊,继续喝酒,弹琴,做木匠。



我的名字叫王里亮,1948年生,彝族,家在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阿扎河乡垤施村上寨队。垤施有好几个队,我们上寨有170户人家,五六百口人。垤施都是彝族,其他民族没有,但是我们附近,有哈尼族,有瑶族。我们垤施对面的寨子就有瑶族,有一个还是我干姑娘。垤施有好几个姓,有张、马、李、王。张是大姓,我们王家少,只有两家。听老辈讲,我们是从石屏迁过来的。哪个时候迁的,我们不知道,在石屏之前,我们在哪里,就不知道。


垤施交通不好。阿扎河乡政府和垤施隔着一条河,河对面就是,看得见。但走到河那边,快的一个小时,慢的两个小时,要下坡爬坡,相当累人。这个河平时水不大,雨季就涨水,流到红河。红河在我们那里叫鲁雪伊莫。


垤施到乡政府,现在也有公路,有五六公里,但公路不好走,开车也要一个四五十分钟,车费还贵,要40块。从阿扎河乡到县城,路好得多,是水泥路,开车两个小时,走路要一天,我们以前都是走路。上昆明,我们现在还要两天,头天在县城歇,第二天坐班车到昆明,回去也是一样。





6fb84e6agy1g2rrqfe5rgj212w0t6u0y.jpg2011年雨季去垤施村时,原路不通,我们走了另一条路,但也依然遇到塌方


我家庭成分不好,是坏分子家庭。分子有坏分子、地主、富农这些。我父亲以前是在土司家背枪,所以被划为坏分子。直到七几年,阶级平反,没有阶级了,我们才没有坏分子的帽子。


我爸爸有8个兄弟姐妹,弟兄有4个,姐妹有4个。我爸爸是最小的儿子,老四。我有3个姊妹,我是中间那个,我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子。我爸爸娶了两个老婆,我的阿妈生了14个孩子,最后只活着3个。我姐姐妹妹都是农民,唱跳舞歌都不会。姐姐嫁到石头寨,妹妹嫁在我们村子。我爸爸没有读过书,他死的时候是文化大革命,我妈妈也死了,是打越南那年死的,那时候我还年轻。


文化大革命以前我没有干过农活,都在读书。我9岁读的书,在垤施小学,读到14岁,我们学校5个老师,在学校我们学汉字,现在我会写汉字,就是那时候学的,但我们不学彝族的,传统那些歌舞,我们是寨子里学的。


父亲老了,干不动活计了,就不给我读了,叫我去挖田。垤施有好多梯田,好多是那时候挖出的。以前垤施有大森林,人民公社的时候开荒种地,就放火烧。有些烧了的地,后来也荒了,种不成。开荒种地,私人是不允许的,要扣公分,地都是集体的。我们的地主要是水田,出产水稻,玉米也有,但少。也种高粱、洋芋、蚕豆这些。旱地在我们寨子附近,水田在我们寨子下面,哈尼族寨子下面的水田,好些就是我们垤施人的。


集体时候没有地种,没有办法,我就去学木匠。跟白里明的父亲学,学了3年,3年以后就会干木活了。我现在会做家具,会做乐器,就是年轻的时候学的,那时候,是七十年代吧,我记不准了。(编者注:白里明,40多岁,现在是源生坊王里亮“提高班”的学生)


我会木匠,他们就叫我去管阿扎河公社的木匠,管50多个木工,管伙食、发工资、带他们在山上改木料。那时候,阿扎河还有好多树,现在都砍光了。


我干了3年,后来因为生病,公社就叫我休息,我就回来了。休息半年就好了。没检查出来是什么病,就是身上到处都会肿,关节也疼。病好了就呆在村子里了。


病好了以后村子里选我当村民小组长,做上面交代下来的事,开开会,管生产劳动,还有全部歌舞的事情。我1979年就担任过垤施村宣传队队长,做一些吹拉弹唱的文化工作。这个宣传队,是文革以后成立的,李云奇是队长,组织人到省里、州里演出。后来队长是我,我做了几年,就去乡里面管木匠,生病才又回来。



6fb84e6agy1g2rnbjoagxj20yc0u0kjn.jpg80年代阿扎河乡村歌舞队




6fb84e6agy1g2rneyt6ytj212w0ebkjl.jpg1980年红河州少数民族文艺调演



6fb84e6agy1g2rnhrysivj212w0s6qv6.jpg1981年红河州农村文艺调演


我大概1984年当选村小组长,当了3年,我又被叫到阿扎河乡当经理,管乡里面的木工、铁工、泥工,还有畜牧业的公司,管公司的收入支出。当了7年经理,直到1993年田丰先生来我家找到我,我才离开阿扎河去了传习馆。